Definitio專案的又一里程碑:3月30日會議紀要
- Proyecto Definitio 
- 9月2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3月30日,我們齊聚一堂,為Definitio專案邁出關鍵一步。這場緊湊的會議再次印證了令我們振奮的真理:詞語至關重要,而精準定義即是理解的起點。
會議任務
我們的目標明確:推進羅馬法學家定義的提取進程。為此,我們從三個方面著手:
- 驗證提取方法論。 
- 協調書籍分配工作。 
- 解答疑問並收集提取指南的建議。 
本次會議不僅是技術性複習,更是一場集體反思的實踐——探討如何解讀這些既精確又曖昧的古籍,它們至今仍對當代社會發聲。
指南:文本汪洋中的羅盤
我們介紹並討論了新制定的定義摘錄指南,此指南旨在作為共同的工作工具。其中包含明確的準則:
- 標註每個片段的作者、書籍、編號與標題。 
- 複製所發現的定義(或多個定義)。 
- 當定義存疑或具爭議性時,添加註解。 
- 增設新欄位以豐富詮釋層次:引用《Palingenesia》與《Edicto perpetuo》的資料、定義類型(依西塞隆、馬蒂尼、阿爾巴內塞分類),乃至定義方式。 
全體一致採納廣泛收錄方針。「In dubio, pro definitione」(存疑時,從定義出發)。寧可記錄過多,也不該遺漏任何珍貴的細微差異。

字裡行間的故事
討論所謂「隱藏定義」時,現場氣氛最為熱烈。這些表述看似不符嚴格定義,卻憑藉精準動詞或出人意表的闡釋,確立了概念的內涵。宛如在文本角落發掘隱藏珍寶,初看或許不經意便會錯過✨。
辯論與共識
討論內容豐富多元:從書籍分配到疑難案例的分類方式。最終我們達成三項核心共識:
- 保持收錄的廣度,相信篩選工作可留待後續進行。 
- 分享實務範例,引導眾人朝相同方向前進。 
- 建立持續培訓空間,每兩週舉辦研討會以深化理解、促進討論,並連結修辭學典籍(如西塞羅的《修辭學》)。 
展望未來
我們懷著感恩與期待結束會議。專案不斷成長、日益豐富,每項提煉出的定義都是更大反思拼圖中的一塊:羅馬法學家對語言及其力量的思考。


留言